回載物書院

文章精華至頂區

創新不是一個命題,它是一種渴望

載物導師 李天健

為何你要選擇載物?

資工大二 詹易衡

清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強

近一兩個月,清大學生團隊紛紛在各種創新競賽獲得佳績。有一組同學以能源貨幣的概念,參加由法商施耐德電機舉辦的「校園綠能創意競賽」,拿到第一名;結合奈米技術與創新植栽概念的清華大學「自力耕生」團隊,奪得製造業組桂冠;由清大科管所畢業生為首組成的VorSight團隊,以二手服飾交易平台計畫,在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(U-Start)的計畫國全總決選脫穎而出,獲得75萬創業補助金;清大動機系學生組成的DIT Robotics隊設計的「海綿寶寶」無人飛行器,在大專院校機械設計競賽奪冠,獲獎金5萬元,並將代表台灣參加全球決賽。

這些競賽佳績,一再表現清大學生的創新能力,令人欣喜。不過,相比於優異的創新能力,清大學生的創新動力則是另一個情況。

有位一年級同學最近分享了一些想法,她說:「好久好久沒有這樣子毫無壓力的去做一個選擇了,甚至越來越長大,當初的那些橫衝直撞的勇敢,好似已消磨殆盡,我開始變得膽小,變得患得患失,變得承擔不起任何挫折。」

這位年輕朋友參加一個慢走活動之後,分享了以上想法。她說這次從北埔到峨眉到三灣的慢走,是她第一次按圖索驥的探險,第一次瘋狂的攔車問路,第一次沒有壓力的選擇。她和同組的夥伴一起研究地圖,一起向路人問路,一起學客家話,一起經歷了好多事情。 透過這次慢走,她發現,即便走錯路、走進死胡同,仔細發現卻又有不同的風貌,可能不如預期中的那樣,但卻是另一片幽靜的聖地。這次慢走出發地—北埔,她之前來過一次。然而走在相同的街上,卻有了與當初截然不同的體驗!因為這次有了不同的態度:探索。

探索態度之於創新的重要性

創新的本質是探索未知的可能性,前方迎來的是種種不確定,以及失敗的可能。人無法被要求去創新,創新是一種內在的渴望,渴望看到新的可能性,由自己去創造這些新的可能性。每年有一千六百位年輕人來到清大,他們對生活對人生的探索態度,決定性的影響他們在大學四年是否會走向創新的道路。 清華學院創立至今,始終將探索態度的培養,視為最主要的教育課題,試圖透過種種活動與課程,引發院生探索自我、探索世界的動力。

近兩個月的四個清大學生團隊創新佳績,能源貨幣的發想者是厚德書院的大四院生,「海綿寶寶」無人飛行器的設計者之一是載物書院的大四院生,帶領VorSight團隊的清大科管所畢業生,是厚德第一屆輔導學長姐。這是個有趣的巧合,但也有可能說明了探索態度之於創新的重要性。

探索態度是發展創新的前提,但兩者不相等同。創新需要清晰的問題意識,發想和實作的空間,以及持續的行動力。以產業創新為例,產業視野與專業連結是構成其問題意識的主要環節。有深度的問題意識,需要有優良課程與活動,逐步引導年輕人發展對問題的探究。近些年來,這類以解決問題為導向,有助於發展問題意識的課程與活動,在清大校園裡日漸增多。一年前,通識中心林文源老師的科技與社會課程,有一組期末報告規劃了一個校園電動腳踏車的計畫,在課程結束之後,和我聯繫討論後續發展的可能性。當時我沒有積極回應此事,因為目前的清華學院,也缺乏合適的發展空間。

一個創新實驗空間的必要性

清大校園需要一個發想和實作的空間,讓年輕人的想像力得以激盪擴展,讓年輕人的行動力得以持續深化。有位大四材料系同學在FB留言表示:「我來清華四年,有個很深的感受。今天我想做一個很棒的事情,可是我不知道去哪找夥伴;又或是說,我想遇到更多更有想法的同儕,但是卻是在我大學第四年才意識到這件事很重要,太晚太可惜了。」

這段留言表達了兩個重要的教育概念:「意識」與「機會」、。清大校園是否處處飄揚創新討論的氛圍,讓愈來愈多年輕人意識到創新的可能性?清大校園是否能夠提供合適的空間管道,讓有想法的年輕人有機會與夥伴相遇?

最近有十多位年輕人,從大一到大四,來自人文、理工各科系背景,集合起來成立「創新實驗空間籌備小組」,規劃了一個創新實驗空間的計畫構想。他們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,他們也在為這個校園的夢想努力。他們為自己也為校園裡所有的年輕人,提出了七項動人的願景。

學生成為有目標的人

樂於跨出舒適圈的人

善於團隊合作的人

交流激盪的氛圍

提供共創的魔幻舞台

助於追求夢想的環境

連結學生和真實社會

這群年輕人期望的是一種充滿創新文化的校園,這幅願景的起點是一個各種創新實驗都有機會發生的空間。這個空間目前暫以風雲樓四樓為主要設想,它有 四個部分。

1. 工作室(Studio): 利於激發靈感的環境、進行說明和推展工作的工作氛圍。

2. 開放空間(Open Space): 透過共享資訊與開放式的使用概念,利於促成不同群體能彼此交流的共享氛圍。

3. 輕食吧檯(Café): 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,維繫人們的交流,創造出動靜皆宜的氛圍的互動能量。

4. 實作間(Garage): 一個能塑造想法與原型產品的自造者文化。

開創校園創新文化的可能性 這個創新實驗空間不只是一個空間,它是一個連結校園甚至校外各個資源點的平台,包括相關的課程、活動、社團、小組,企業、NGO,專業工作者等等。這個平台空間主動連結各個資源點,形成一個有連結力的社群網絡,它同時也在促發新的連結點,包括新的課程、新的活動與新的社團,進一步擴大這個社群網絡,逐步擴展清大校園的創新文化。 兩年前,清華學院曾對大四畢業生進行過一份學習問卷,其中問到對未來的工作成就期望,有六成比例選擇安定的生活,但同時也有六成希望做有意義的事。當年輕人徘徊於安定生活與意義成就兩種人生選項之間,這個校園的創新文化將成為主要的影響因素。也唯有創新文化成為校園中的主要文化,普遍的清大學生才會有創新的動力,進而展現他們優異的創新能力。 創新不是一個我們說它應該發生,它就會發生的命題。它是一個需要被引發的渴望,只有人們從心中渴望創新,才可能有足夠動力,去突破創新過程中的種種困難與不確定性。 清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有目共睹的。當校園創新文化豐富了,引發學生內心對創新的渴望,各種創新表現便會水到渠成。從創新到創業,又是另一個故事。不過,我們相信,創新與創業有正比的關係。一旦清大校園處處有創新的氛圍與展現,創業風氣將會隨之蓬勃。

為何你要選擇載物?

我認為就算我在網站上

把清華學院說得多好,有多特別

你們還是不會有深刻的感受

仍舊用分數來決定你要去哪間學校


所以我給一個最簡單的原因

如果你對台灣的填鴨式教育不滿

你想要對自己的學習有新的方向和突破

你想要試著踏出以前的眼界和看事物的方法

你想在大學裡做點真正的事情而不只是考高分拿學歷

那麼載物絕對是讓你發展自我以及重新對學習做定義的地方

歡迎加入!!


而申請文章應該怎麼寫呢?

我認為你能寫出一些自己對事情的看法

而不是表面的敘述或是八股的心得文

證明你是有思考,有想法的人

那進入載物的機會就很大了


載物還在一個實驗和成長的階段

由導師和學生們不斷地提出新方法和重新檢視

所以你可以想像的是

未來你的加入

你將獲得與以往不同的收穫

並且帶給我們改變